摄影

A collection of 9 posts
在鸭川的通透之上流淌 / 镜花水月
摄影

在鸭川的通透之上流淌 / 镜花水月

二月末,逐渐回暖的吐露港,知行楼前的樱花开了。至此,书院里除了日常出现的旅游团和拍婚纱照的情侣之外,又多了些拿着长枪短炮来拍樱花的中老年人。 一个月后,交好在假期due的作业,连夜赶回广州,坐上清晨的CZ389逃出那座城,如同三年前的那个夏天。 从神宫丸太町站出来,便是春天的鸭川。说起鸭川,来京都的游客一般不会把它当作景点。但与那些游人如织的景点相比,这里是更好的去处。当时的阳光不如夏天般炙热,仅仅是恰到好处的和煦。悠闲地独自在鸭川边漫步,扑面而来的皆是春天的气息。 恰好赶上樱花满开的晴天,两岸密植的染井吉野连缀成漫天的白色花海。其花朵先于新叶萌发,所谓满树繁花,的确也只有明亮的花朵开满枝头。 再向出町柳站走,河岸边的景色成了间植的樱与柳,饱满圆润的洁白花朵与修长纤细的翠绿柳枝相互交错,相映成趣。 这里除了连成片的樱花,也有“一本樱”。河岸上一棵孤零零的吉野樱,一树便是一荫。走在树下,看阳光从花朵间穿过。 清澈的河水同样养育着许多鸟类。走在岸边时,树上正传来悦耳的鸣叫。远处电线上立着的乌鸦像是五线谱间翻跃的黑色音符。 河边皆是心情舒畅的的人们。领着孩子们的幼儿园老师,骑着
4 min read
Memoir - 树与它的子孙们
摄影

Memoir - 树与它的子孙们

我的母校在中山大道西1号。 教学楼前的异木棉, 到了12月便会开出粉红色的花朵。 曾经坐在树下的石凳上, 等待妈妈送来的饭菜。 窗外的芒果树, 有校园里为数不多的红叶。 金黄的花序像是清香的稻穗, 颜色又像诱人的清远鸡, 像那个让人无法忘怀的11月。 一次次走过小卖部旁的岔路口, 在木棉树下跟你笑着打招呼。 木棉开花的时候无叶。 不是每年都能看见, 飘扬的棉絮在校园里流淌。 操场西北角的洋紫荆满树繁花, 一阵小雨过后,堆积如梦。 毕业季过后, 一群人走过独木桥, 从此开枝散叶。 阔别校园已久, 多想再次踏入异木棉盛开的大门, 与曾经的你我相聚, 踏上从前梦想的舞台, 化作树根旁的花朵。
2 min read
想起过去的这一年,一定会感慨的吧
摄影

想起过去的这一年,一定会感慨的吧

转眼又是新的一年了。 今年冬天似乎不够冷,于是把首页的题图换成了北海道的雪景。 上次写这种总结已经是2014年的事情了,2015年只有一篇半年的手机摄影凑数。原本打算在刚放寒假的时候就写这篇文章,最终还是被重度拖延症拖到了现在。回头看看,2016年的照片比前两年的照片都要少:在忙碌的高二下和高三上,丢掉成才、拿起相机慢慢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今天丢下数学套卷来写这篇东西,也是相当奢侈啊。 今年不知怎的拍了很多天空,各种各样的:扩散的、撕裂的、凝固的、交融的、坠落的…… 上学路上。上学走高架下面,去遥远的地方走高架上面。 一个有雨的早晨。 滑湿附中。 路过南楼时偶然看见的一幕。心里的年度最佳。 看报的人们。想起班里抢报纸的梗。 聚清园旁坐着学习的女生。 早晨装水的时候,橙色阳光透过圆窗打在三色的杂物堆、公告栏和墙壁上。 2016年华附春晚上,好友
8 min read
VSCOcam的一些使用技巧
摄影

VSCOcam的一些使用技巧

说起来,VSCOcam正好是我高中入学的时候开始用的。 在做VSCOcam之前,VSCO(Visual Supply Co.)这家老牌的胶片模拟调色公司在PC端就已经发布过VSCO Film预设,可用于Lightroom、Aperture等主流图片处理软件,当时就已经广受好评。后来Instagram所引领的图片社交逐渐兴起,VSCOcam发布后逐渐占领了手机图片处理的大片江山。 和其他手机上的图片处理app相比,VSCOcam的滤镜质量要高得多。没有去钻研其实现原理,估计是类似LUT(Lookup Table)的原理。这些滤镜主要模仿的是胶片的色彩和响应曲线(response curve),色彩讨喜也十分耐看。 VSCOcam本身是免费的,但是很多优秀的滤镜是需要付费的,不过免费滤镜中也不乏诸如A6、C1这样的良作。几个bundle的滤镜买下来,其实常用的也不算多。 下文会介绍一些我常用的滤镜。 滤镜 Filters The Aesthetic Series 这个滤镜包包含A4、A5、A6三款滤镜,其中A6最为常用。 A5 A6 反差稍
7 min read
雨还没停
摄影

雨还没停

所以总算是上了高三。 如果今年的雨水少一些,心情应该是会好一点的。 发现自己已经很少带相机去学校了,最近很迷茫,也没什么好拍的。 某一天升旗的时候天空无比的蓝,但是连手机也不在裤兜里。 在撕拉片全部停产前试了一下。 彩色为FP-100C,黑白为FP-3000B。 真心希望拍立得能出120尺寸。 每天经过的高架桥。 每周都会路过的路口。 一些Portra 160的片子。 做到最后还是弃坑了的一个气象站。 希望什么时候能真正把它做完orz 新入手ZX100,HiRes+主动降噪+一月一充,满足。 高二的旧教室。 每年九月初开学的时候,阳光总是无比精准。 学校大修,希望能重新好起来。
3 min read
三年一半 一伴三年
Canonet QL17

三年一半 一伴三年

高中三年过半了。 植物园池塘的倒影。 西教背后的鱼鳞云。 饭堂前那条路的落叶。 下雨天美术馆的屋檐。 傍晚斜阳下的操场。 聚清园。 也许是在思考? 回南天的东教二楼。 午后睡着的课室。 通技课做的小东西,致敬下老爷子。 环卫阿姨与正在装修的生化楼。 即将被丢弃的旧桌椅。 2015届返校的大人们。 晚高峰时段的中山大道西。 下雨天阴沉的岗顶。 空空如也的B9,窗外中山一立交。 拍摄背后的一些细节 使用的器材主要还是iPhone 6。 掺杂了一些主力机Sony ɑ7s拍的。 有一些色调发蓝的是Canonet QL17和富士的反转片Provia 100F拍的。 可惜的是机器过片出现问题,拍的十几张装修前的体育馆全叠成了一张白的不能再白的照片。 回想起来,自己一年前从APS-C画幅换到135全画幅,最近又进了120中画幅的坑。 就是上面这台Bronica SQ-A。 按这个规律
4 min read
平静腊月
Canonet QL17

平静腊月

其实12月是很忙的,琐事很多。 本来打算是只放12月的,后来发现因为11月发过学农那一篇后没有发日常图,就一起放在这里了。 平时拍照还是靠手机为生啊。 11月 大雨过后的室外篮球场。 天桥下,老人抱着男孩等车。 学校盛开的异木棉。 公交上闭目养神的二人。 聚清园的睡莲。 保安前街的洋紫荆开得正旺,东山口。 树干,像从空中俯瞰沟壑纵横的大地。 12月 一个人在一缕阳光中走过,东教。 宪法宣誓日,两个女孩将印有宣誓词的字条别在马尾上。 晚高峰时段中山大道的车流,BRT师大暨大站。 两个拍摄中山大道车流的女孩,BRT师大暨大站天桥。 阵雨过后终于天晴,星期三不用做操的大课间,西教的孩子们在走廊晒太阳。 班里的宣传栏。 多云天空中一条模糊的分界线。 正门天桥旁,尝试在大雨天打车的路人。 BRT站台,背后弯曲生长的树枝向着月亮。 夜晚被LED屏幕照亮的异木
4 min read
学农去 到广袤的土地去
Canonet QL17

学农去 到广袤的土地去

10月31日校运会摔伤,次日中午学农队伍出发,1小时到达清远。 于是我在家里用左手刷了3天手机,因为右手没法动。 11月4日中午,右手似乎好些了,左手也结了疤,揣着比下乡青年更强的热情跑到了较杯村(终于吃到了清远走地鸡)。 11月4日 下午阳光很好,晚上有些云。 户主的儿子,两岁。被人教坏之后叫我“阿叔”。 我们家是15号,和14号连在一起,有点像四合院的结构。 到处都是木槿花。 带他出去逛逛。 特别喜欢这张天空的颜色。 晒谷。 村口的一个池塘,养了一群鸭子。 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会惊叹于鸭子头上的毛是绿色的。 收割机,似乎是日本品牌。 据某人肉收割机说,“那家伙半小时就干掉了我三天的活”。 于是后来几天他们那户就没有活干了。 明摆着我们是去添乱的。 龙埗的稻田。 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花,村里的大路两旁都是。 果实很像豆荚。 出发去场部排练第二天晚会的节目。 场部的稻田。当地似乎种了两种不同的稻子,颜色有些区别。 旗杆,排练晚
7 min read